(资料图)
新华社合肥5月17日电 5月16日,淮河流域气象中心正式启动第二次淮河流域大气科学试验外场观测。
20世纪末,淮河流域曾开展过一次大气科学试验。一系列成果对日后的大气及相关科学研究、气象预报预测技术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近些年,极端灾害性天气发生频率和强度在增加,气象灾害对流域内百姓日常生活、经济社会发展等产生不同程度影响,而第一次淮河流域试验所得到的成果和认识的规律已不能很好地了解这一改变。”淮河流域气象中心主任、安徽省气象局局长胡雯说,这需要借助新的观测手段和数值模式,开展新一轮的淮河流域科学试验。
据了解,此次试验将利用稠密的常规地面观测站网,新一代雷达、卫星,地基垂直观测系统,飞机、无人机移动观测系统等综合观测手段,建立覆盖全流域+上下游、“天空地”三维立体的新型观测体系。试验将碳循环纳入研究框架,从多圈层相互作用、垂直大气结构等视角,认识淮河流域陆面、边界层、云降水物理、大气化学和生物地球化学等多过程特征,基于观测试验研究,应用和改进耦合多圈层过程的变尺度数值模式。
记者从淮河流域气象中心了解到,第二次淮河流域大气科学试验于去年9月由中国气象局和安徽省人民政府联合启动,经过数月的准备,于5月16日实施试验各项外场观测,预计将持续4年左右。据悉,外场观测将建立大气三维立体观测资料数据集,研究流域能量平衡、水分循环和碳收支的新特征,这对提升流域防灾减灾能力、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
Copyright © 2015-2022 南方娱乐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21 联系邮箱:855 729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