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性骚扰」反转,但我不想跟风骂 世界看热讯

发布日期:2023-06-14 01:22:50 来源:互联网
最近,有件事反复冲上热搜。

骂战已经持续了数天,热度不降反涨。


(资料图片)

鱼叔在昨天的文章里也提到了。

事件起因是川大一名女子,质疑地铁上一名大叔偷拍。

在已经确证对方清白后,仍在网上曝光,措辞轻蔑。

激起网友的不满、围攻。

时至今日,已经到了人人喊打喊杀,官方下场制止的地步。

涉事女子遭网暴,很多人认为她是罪有应得。

但也有不少网友指出,她罪不至此。

舆论两相对立,冲突已然白热化。

但鱼叔一路看下来,发现有一些重要的问题和疑点,被忽视了。

今天就来聊一聊——

电影《7号房的礼物》中。

男主角心地善良,却遭到他人误解,不清不楚就被安上罪名,丢入监狱。

这让他的女儿心疼不已,成了一生都抹不去的伤痛。

这样的情节,足以触动所有观众的朴素情感,为之揪心慨叹。

此次地铁事件,同样是由一个被冤枉的男人而起。

6月7日,广州地铁上,一个大叔蹲着玩手机,镜头好像朝上轻抬。

被一女子怀疑是在偷拍

在她的要求下,大叔打开相册自证清白。

看过相册后,她确认没有自己的照片。

但该女子走之前还是对大叔说,「小心一点,不要乱拍别人。」

当天,她仍在网上曝光了大叔的视频。

为什么确定过对方手机并无自己的照片后,仍然选择曝光?

她在微博里写,自己感觉到在被偷拍后,及时做出回瞪的反应,对方才没有偷拍到。

也就是说,她清楚对方没有偷拍到,但这并不能打消她的怀疑。

反而根据对方的行为、反应,认定此人是「猥琐男」,并因此毫不留情地诅咒对方。

6月9日,上述内容被两大媒体接连报道。

话题「大叔被疑偷拍自证清白后仍遭女子曝光」登顶热搜,引起热议。

当地地铁工作人员回应,称当时警方已介入处理,查明是误会,双方已经和解

警方关注到媒体报道后,当日也联系了地铁大叔和视频曝光者。

在民警的要求下,女生删除了视频,双方达成了和解。

到了6月10日,地铁大叔的儿子邓先生在社交平台刷到了上述视频片段。

了解事件原委后,他感到非常生气。

他要求曝光人公开致歉,否则就予以起诉。

「其实我爸并不知道视频传播意味着什么,他以为对方只是发到朋友圈或者短视频平台,删掉就没事了,也没有把这件事情告诉家人。」

6月11日,大叔在儿子的陪同下,前去派出所报警。

视频曝光人也赶到警局,哭着向两人道歉。

她解释,之前乘坐地铁时曾被盯着看过但不敢发声,这次发声却造成了误会。

最终双方达成一致协议,女子按约定在网上发布了道歉信。

11日晚,当事人道歉的新闻冲上热搜第一。

被诬陷的地铁大叔和他的儿子也都表示接受了该女子的道歉,选择给她一次机会。

学校也称会依规处置。

事情进展到这一步,于情于法都没有异议。

这起风波中,孰是孰非不难定夺。

可以确定的是,事发的车厢里,大叔的确没有偷拍当事女生

除了警方的调查结果外。

网上传出的视频可见,大叔是从相机页面点进相册的,点进去后第一张最新拍摄的照片是在地铁站台上的。

也就是说,在当时所处车厢里,他没有拍任何照片。

再往后滑,才能看到网上引发争议的车厢内照片,拍到了几名乘客。

符合他儿子的解释,地铁车厢里的照片是早些时候拍的,与此次事件无关。

足以证明他的确是无辜的。

而当事女子,怀疑被偷拍的情绪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偷拍现象猖獗、性骚扰取证难的现实客观存在。

系列剧《就算敏感点也无妨》里,就展示过女生在外上厕所、住酒店的各种「预防措施」。

她们被迫成为了「敏感多疑」的人。

但是,在确认大叔没有偷拍后,她仅凭主观臆测就给大叔贴上了「猥琐男」的标签。

并且发布没有打码的视频,曝光对方的正脸。

正如律师所说,曝光者侵犯了大叔的肖像权、名誉权和隐私权等多项权利

围绕上述这些问题的讨论,还处在理性的范围内。

可是没想到,后续竟然朝着不可预料的方向发展。

随着舆论的发酵,鱼叔注意到了几个被忽视的疑点。

首先,信息链条的断裂。

在类似涉及造谣、诽谤的事件中,基本都有舆论产生-发酵-反转-澄清-处罚的过程。

例如近期的「网传某中学女生进入男浴室」「女生穿婚纱看演唱会被分手」事件。

矛头会随着真相浮出水面而有所调转。

而且这些都有源头可查。

盗图造谣女友穿婚纱去看王源演唱会的原帖,曾被转发了上千次,评论数上万,并被搬运至多个社交平台。

而这次地铁事件,直接跳过了前两个阶段,到了「反转」这一步。

最初进入大众视野时,已经是翻车状态

第一波大范围报道,登上热搜的话题就是「大叔被疑偷拍自证清白后仍遭女子曝光 」。

攻击对象已经指向当事女子。

这个事情仿佛凭空出现,然后爆炸式地点燃了舆论。

一开始究竟是什么情况?

女生的曝光原微博,已经删掉。微博账号已不可见。

网上流传的只有两张截图,一张是文字和视频内容,另一张是4条几乎没有点赞的评论。

而无原博转评赞数据。

那么,该女生的曝光帖,究竟有没有煽动起网暴,有没有造成诽谤?

无法认定其传播程度,也就没法下判断。

相反,可以确定的是,原视频是被许多营销号、媒体搬运到各个平台,才获得了极高的曝光量。

有律师指出,从社会影响力看,涉事女子很难构成诽谤罪

但她删除视频后,视频仍在网上流传,这时侵权主体实际上是搬运传播视频的人。

来源:新周刊

第二个疑点,事件的走向。

像女友穿婚纱看演唱会、女生进男浴室等恶意造谣事件当中,在澄清真相、当事人道歉之后,热度往往会断崖式下跌。

但这次,当事人双方已经和解,学校也表示会依规处理后。

讨伐声反而愈演愈烈

甚至,到了网暴的程度。

女子被扒出学校、专业、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隐私信息。

清晰正脸照漫天传播。

更有网友集体写举报信,要求学校、公司表明态度,予以惩罚。

何以至此呢?

导火索是当事女生的态度。

她的道歉微博被指不诚恳,还疑似用小号在评论区站队。

而这就要说到第三个疑点,漫天飞的假消息

随着事件发酵,各个平台涌现了许多与当事女生ID高度相似的假账号。

假扮当事人,发布挑衅性信息。

这些都是假账号

这些假账号发言截图,刺激到了人们的情绪,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人信以为真,更猛烈地攻击涉事女子。

导致骂声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正像电影《致命点击》当中描绘的那样。

在如今的互联网上,假消息一旦传播开来,是很难彻底澄清的。

更何况,当事人并未出面「打假」,平台也没有限制类似账号的注册。

与此同时,各种真假莫辨的爆料层出不穷。

有的自称同学校友,指控其校园霸凌、旷课、学术不端。

有的则自称同事,指其是「手法熟练的女*」。

甚至有阴谋论说她是境外势力、间谍,原因是英国驻华使馆的账号关注了她。

但所谓证据也有明显的P图嫌疑,当事人的性别设置是「女」,图中显示关注了的却是「他」。

退一步讲,即使真的关注了也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英国驻华使馆微博的关注列表,有大量素人账号,其中包括很多长年不更新的僵尸号,可见后台操作本身就不严格。

上图:造假P图

下图:英国驻华使馆关注列表里的部分素人账号

总之,在未证实之前,这些消息都大范围传播,将当事女生定性为了一个彻彻底底的恶人、敌人。

这仿佛给予了网络暴力某种「正当性」。

以至于对女子的围攻不断升级,使得多家官媒下场制止。

否定「喊打喊杀」的网络风气,呼吁让这一事件回归法治框架。

为什么会发展到舆论失控的地步?

不可否认其中有真实的情绪共鸣。

被误会偷拍的大叔,是在工地干活的农民工。

不会上网,很少坐地铁,觉得新奇才会拍一些地铁里的照片。

当天是因为工地下雨没干活,所以想在广州转转,没想到坐地铁回来的路上遇到了这件事。

跟不上时代步伐的老实人,平白无故被诬陷却还是以德报怨,让很多网友代入感强烈。

再加上近年来,人们对社会问题敏感度提高。

性别、阶级对立情绪一直在蔓延,复仇爽剧随之备受追捧。

人们自然容易「上头」,参与到讨伐当中。

想象自己像文东恩那样大杀四方。

但更大程度上,舆论的脱轨离不开媒体的推波助澜。

不夸张地说,这起事件在发酵到网暴程度之前,没有任何媒体做出尽职尽责的报道。

主流媒体不够全面,没有考证完整的事实详情,所有新闻大同小异。

甚至有些媒体预设立场,堂而皇之地发起带节奏的投票。

吸引更多好事者跟风站队,引来更多借题发挥、宣泄私愤、借机牟利的人。

营销号、大V等自媒体更是火上浇油。

他们有意断章取义,传播不实消息,操纵观点倾向,一点点撩拨着网民情绪,蚕食着本该开阔的公共话语空间。

这一事件之所以出现时就已是白热化状态,正是因为原微博在还没有被大量转发之前,就被某些大V嗅到了「爆点」

大V熟练地转发挂人,他们的粉丝群起而攻之,导致当事女生删博。

不难发现,这群大V经常出没于各种热搜之下,发表引导性甚至煽动性的观点博流量。

他们的主要伎俩便是偷换概念,议题重置

当事人是否构成诽谤罪还没有定论,他们已经默认构成诽谤,在这个偏颇的基础上,去引导人们讨论该如何惩罚她。

原本可以就事论事理性讨论,他们却兴奋开扒当事人的「成分」。

如此一来,任何争议事件,都轻易地被导向性别、阶级对立,乃至阴谋论。

此次地铁事件的「成果」,也成了他们的又一大「战绩」。

韩剧《女王制造者》的女主便曾经从事类似的工作。

她曾经夸大当事人的产妇身份,凭空捏造她患有产后抑郁症,面临职场困境等等。

成功地让舆论反转,倾向当事人。

她也会利用别人的「黑历史」立靶子,把人搞烂搞臭。

因为她深知大众会被怎样的爆点刺激到。

所以她故意去制造爆点。

她的工作内容,不是事实导向性的,而是流量导向性的。

热搜下方,经常出现的一个词是「就事论事」。

如果人们真的愿意就事论事。

那就不应该抛开以下事实不谈:

指控女子构陷大叔时,无良媒体也在构陷该女子。

谴责女子煽动网暴时,无数人也在网暴她。

暴力就是暴力,以暴制暴注定是恶性循环。

当人们为暴力赋予正当性时,就陷入了施暴者的怪圈。

鱼叔无意为任何人站队洗白。

本来,任何一个议题的讨论中,就不应该只剩下站队这一件事。

就像此次地铁事件。

女性应该怎样在疑似被偷拍时维护自己的权益?

男性应该怎么应对被诬陷、被诽谤的情况?

这些都是有当下意义的话题。

事情的重点,无论如何都不应该变成一方对另一方的赶尽杀绝。

日本电影《即使这样也不是我做的》中,就讲述了一个相似的故事。

片中,同样在地铁上,一名男子被女孩指控「性骚扰」。

他一再澄清自己只是因为衣服被门夹住,动作幅度比较大,但并没有做失礼的事。

可是女孩却一口咬定就是他趁乱伸出了咸猪手,并将其带到警局。

因为,缺乏足够的证据,日本又对性骚扰案件执行 「有罪推定」。

也就是说,在被女性咬定被侵犯的情况下,男性必须提供自己无罪的证据,否则被定罪的可能性是99%。

影片直到最后,他都未洗清冤屈,仍在不断上诉。

但影片重点,在于唤起人们对地铁性骚扰事件频发这一社会现象的关注。

寄希望于完善相关司法,促成反性骚扰的社会共识,让女性获得更多的安全感。

才能在减少类似冤案的同时,又不打击女性为自己发声的积极性。

回到现实,偷拍相关的新闻层出不穷。

很多被确证的偷拍事件,都没能如此激烈地、长时间地引发大众关注。

而一旦有所谓诬陷的反转发生,反而会掀起舆论狂欢。

多年前的清华学姐事件,舆论走向如出一辙。

在校方澄清两人已经和解的情况下,营销号还在不段炒作、挑起争端。

网传的所谓被构陷男性的「自述」也被证实是伪造。

讽刺的是,真相的传播度,远远不如更有爆点的谣言。

以至于直到现在,很多人对这个事件还存在有误的认知。

因此,再回到地铁事件上。

这件事本身是有很多法律可以依循的,也可以延伸出更多有价值的公共话题。

对普通人来说亦有意义,能让大家更有底线意识和维权意识。

然而,在媒体的操纵、挑拨下,议题却偏离了核心。

一场本该激起更多社会思考的风波,止于对个人无止境的谩骂和攻击。

这无疑是最可悲的。

我们一定要落入媒体的圈套吗?

不如放下手中的杀威棒,俯身看看真实的世界吧。

全文完。

如果觉得不错,就随手点个「赞」和「在看」吧。

关键词: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南方娱乐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21   联系邮箱:855 729 8@qq.com